close


出處:親子天下

作者:蔡穎卿

我常常鼓勵年輕的父母儘量讓孩子在家吃飯,但這個問題多半會停在「沒有時間」或「並沒有比較便宜」的無奈討論中。「在不在家吃飯」過去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如今卻成為一個錯綜在經濟考量、健康顧慮、與時間權衡的行動難題;但我想,這其實還是一個「簡單」的問題,說起來只反映我們對於「生活價值」的偏重與對於「家庭飲食形式」的選擇。由於商業供應了種種方便,我們不是非得煮飯才能把孩子餵飽,於是「吃飯」才有了「在家」或「不在家」的選項。

大概在二十年前,台灣的市場開始有了一些轉變。先是在早晨開賣的傳統菜場市潮慢慢消退,有些攤位愈減愈少,有些竟至整區關閉,但黃昏市場卻開始在新住宅區慢慢興起。新起的市場賣的不再以食材為主,一半以上是帶回家就可以吃的熟食。又過十年,這些看起來已經方便許多的轉變並沒有隨著人口的增加而擴大,只因為連去市場買熟食回家吃的生活都算麻煩了。超商整天都有菜飯配好的便當,還月月推陳出新,連水果也一盒盒切好冰在冰箱。大家熱衷討論健康,卻把飲食的健康全部交給他人代理。孩子在繁忙的課業下與傳統家庭的生活形式愈來愈遠,他們日出上學,日落卻還不回家,生活的改變到底是舟先還是水先,現在已無法討論。

生活中有許多問題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,飲食生活也是其中一個。我們毋須與他人爭辯該與不該,只有在自己確認的價值之下找到的方法,才能長久的執行下去。當一個母親看重「在家吃飯」的種種好處時,她自然就會想辦法去克服阻礙與時間上的困難,不會的也會想辦法弄懂,不熟的也會因為常做而精進。在這一篇中,我想分享的也只是在家吃飯的優點與方法。

在過去的時日中,外食與外出作客的經驗是一件很罕有、充滿驚喜的事;但現在的孩子即使去再高級的餐廳用餐,也未必懷有一種「珍貴體驗」的新鮮感,對他們來說,這些經驗只是等同於另一次「媽媽不做飯」的意思而已。這並非是我的猜測,而是我曾在幾個很好的餐廳看過孩子無聊的到處走動,或孩子手拿電動遊戲機繼續著遊戲,父母在一旁自顧的吃或與人談話,一邊一口又一口的餵食。

記得很久以前,我曾在一次演講中對父母說,如果你因為很忙而買便當回家吃,請記得要把便當盒蓋剪掉,場中立刻有人出聲問道:「為什麼?」我說:「因為我常看到一家人在餐桌前埋頭吃便當時,臉被便當盒蓋遮住了,看不到彼此,所以無法互相表達關懷。」記得當時大家都笑了,生活中似曾相識的影子浮上心頭。如今,遮蓋一家人的已不再只是便當盒蓋了,還有隨時進出的簡訊、遊戲機和手機下載的影片。有時我不免會想,吃飯有沒有可能再回到一家人對坐,隨著身體的營養獲取也同時進行彼此關懷、心靈養分運輸的活動?「在家吃飯」有沒有可能繼續擔任一個孩子了解「家庭」的媒介?

在家吃飯,從最簡單的做起

為鼓勵大家願意動手,我從最不需要「熱處理」的早餐說起。這份簡單的早餐至少有三大好處:前一晚可以準備起來、一片清涼、營養均衡;夏天的早上,請給孩子們一份晨起的鼓勵吧!

很多孩子天天面對相同的早餐與緊迫的時間,胃口都不好。如果媽媽願意做一些優格起來,前一晚切些水果放在保鮮盒裡,早上起床再花個幾分鐘煮個白煮蛋,就可以很快給孩子一份開胃又飽足的早餐。

如有剩下的優格,還可以打成水果優酪奶,放學後當點心。

��處� ���0r  u ��準備起來、一片清涼、營養均衡;夏天的早上,請給孩子們一份晨起的鼓勵吧!

 

很多孩子天天面對相同的早餐與緊迫的時間,胃口都不好。如果媽媽願意做一些優格起來,前一晚切些水果放在保鮮盒裡,早上起床再花個幾分鐘煮個白煮蛋,就可以很快給孩子一份開胃又飽足的早餐。

如有剩下的優格,還可以打成水果優酪奶,放學後當點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-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